很多人問過我,“繪本值得買嗎?繪本不是小朋友很小的時候翻一下,之後就不看了,感覺C/P值好低…”或是 “有沒有推薦從1-6歲小朋友都喜歡看的書?“
其實這問題對我有點難,因為情感上來說,繪本/書本就是一個我喜歡的物品,讀書對我而言是嗜好及興趣,因人而異,有沒有哪有什麼關係!
但回到親子教養的實際面,這幾年專家倡導從小共讀的好處,這幾年的實踐下來,我來說說我的想法。
繪本是從0-99歲都可以欣賞的書!尤其是人長大(老?)後會再度喜歡上。
其實我想身為父母親的我們,最終希望是孩子可以經由繪本,橋樑書,進階到自己閱讀長篇書籍,但我發現在很大量圖畫的初級童書跟橋樑書之間有深深的鴻溝。我自己採用的方式是,邊認字邊學注音同時,輔以有曲折故事/深度故事的繪本或最初級的橋樑書,讓小朋友知道學中文的用處,並加強他們的自信心。久而久之他已經知道故事內容,就更容易猜出/讀出句子,這樣逐步再增加字彙,順便讓孩子知道認字後世界變得多開闊,不是很棒嗎?
我家的繪本,沒有分哪些簡單哪些難,因為難易在我們唸故事時,你可自己做調整。唸給五歲哥哥聽的,理解力跟經驗值提升,因此我可以幾乎逐字唸給他聽,以增加他的詞彙,聲音與字的連結,順便知道他懂了多少。而妹妹兩歲多,我會用圖畫為主的方式,把故事簡單化,加油添醋,主要只是引起他對書的興趣,當他自己看的時候,記得媽媽提醒他什麼,或者是我請他找找圖畫裡有什麼東西,這樣時間一久,兩歲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讀書讀得津津有味!
深度繪本還可以用來作為Story time的題材,加上Craft,puppets,甚至許多實驗或手作,延伸許多活動來幫助小朋友更了解繪本,增加他們的印象。
至於有時候買到些層層寓意的繪本,小朋友只懂了表層,大人們卻可以讀懂那深層的,背後作者想表達出的意義,像是<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>套書,單本例如<爸爸的頭不見了>…這樣的繪本,反倒是媽媽我自己珍藏的好書。
這次回台灣搬了許多中文繪本,一方面是奶酒要開始學中文,一方面是我自己本身也偏好的成分居多!
<三之三文化>出版社,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,在搜尋喜愛的深度繪本中,發現這家出版社佔了極重要的份量,也許以下提到一些有名的繪本大家就會發現,自己的書櫃中也有他們家的書!也因為了解大家買書的需求,擔心小朋友看不懂,或是畫風比較小眾難以接受,所以這次幫大家做了一點刪選,相信是不會踩到地雷的!
我把這次海派購買,從台灣超商分六箱搬回家再搬回美國的N本,去蕪存菁選出60本,然後再分成六類(實在是非常難的一件事…)給大家做選書給小朋友的參考喔!
出版社:三之三文化
適讀年齡:2-6歲
- 第一套:親情與友情